吃飯、喝水,都是我們每天的兩大重要事情。吃飯可以供給機體充分的營養物質,從而維持機體正常的生理活動。喝水則是可以促進機體新陳代謝,排出體內的代謝產物。
可如果把這兩件事情結合起來好不好呢?有的人說在吃飯時到底要不要喝水?
在日常生活中,可能會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,說在吃飯的時候不能喝水,要不然容易出現消化不良,從而影響腸胃的健康,還有可能會得上腸胃病。想必這個問題也困擾了你很多年,今天我們就來具體看看。
如果你的身體健康,吃飯的時候喝水是沒有問題的,特別是對于口渴了之后,或者是吃的食物很咸,都容易讓人產生喝水的欲望,這時候跟隨你的內心去喝水就可以了。
另外,對于餓了的人,或者是三高人群,如糖尿病人群、高血脂人群、高血壓人群,在飯前喝水還有利于穩定餐后的病情,更有利于控制好血脂水平、血糖水平、血壓水平。同時,還能起到一個水飽的作用,減少你在正餐食用的量。但并非所有的人都適合在吃飯的時候喝水,如果你有以下這幾種情況還需注意:
1、有腸胃疾病的問題:如果你自身患有腸胃疾病,或者是你腸胃蠕動非常慢,特別是對于胃動力不足的人群,如老年人因為年齡的原因,機體代謝跟著減慢。
在做這種情況下,吃飯時就不要喝大量的水了。喝大量的水,反而會影響到食欲,減少吃飯的量,對整體上的吸收營養是非常不利。如果你有這種情況,在吃飯時喝水要適量,喝的量最好在200ml以內。
2、有胃下垂的人群:胃下垂的人群,在吃正餐的時候喝大量的水,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腸胃的負擔,同時還有可能稀釋胃液,對自身的病情還會更加不利。
在以上這2種情況下,是不建議大家在吃飯的時候多喝水的。另外,也要建議大家,無論你是在什么時候喝水,一次性都不要喝過多,每次少量喝,100ml左右的進水量,更有利于機體吸收消化喝進來的水分,對身體健康才是最有益的。
并且,在天氣干燥的季節,全天內喝水的量至少要在健康的范圍之內,也就是每天喝1500ml~1700ml是最好的范圍,看看你都喝夠了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