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家評出七種最差衛生習慣,你中招了嗎?
發稿人:尋醫問藥時間:2019年10月10日
你是一個講究衛生的人嗎?你自以為很衛生的行為是否真的符合衛生標準呢?比如你一天換一次內衣,但用洗衣機清洗;比如你便后及時沖洗馬桶,但并不會蓋上馬桶蓋……最近,美國專家評選出了七種最差的衛生習慣,一些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衛生習慣赫然在榜,不知道你有沒有中招。
1、用洗衣機洗內衣。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微生物學教授查爾斯·基爾巴博士發現,如果內褲沾有約0.1克大便,一件內褲就可能導致水中大腸桿菌增加1億個,容易導致衣物交叉傳染以及病菌滯留洗衣機內,造成循環傳染。
2、沖馬桶不蓋蓋子。不蓋蓋子時,水噴濺距離可達到約1.83米,導致糞便飛入空氣中,很容易污染周圍物品。
3、用抗菌皂洗手。抗菌皂的除菌效果并不比普通肥皂強。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發現,75%的抗菌皂中含三氯生,其會改變動物激素水平。
4、每天洗頭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皮膚病學專家米歇爾·罕佳妮發現,每天洗頭會刺激頭部皮脂腺產生更多的油脂。建議最好每周洗頭2~3次。
5、用烘干機代替擦手。用紙巾擦手平均只需15秒,用烘干機則需要45秒。而事實上,人們使用烘干機時,往往只用13~17秒,手部潮濕時容易沾染細菌。
6、在水槽里洗菜。美國紐約長島大學醫院感染控制研究中心主任艾琳·阿布魯佐博士表示,廚房水槽細菌超過幾十萬個,如果不及時清理,容易導致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等滋生。
7、不洗肚臍眼。美國《公共科學圖書館·綜合》雜志上刊登的一項研究顯示,從60名志愿者的肚臍眼里提取的樣本中,研究人員共發現了2368種細菌。洗澡時不要忽視了肚臍、耳根等小地方。
很多疾病都是由于日常不注意衛生造成的,用正確的方法注意衛生,才能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,尤其是女人,很多女人清潔私處很勤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