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出汗太多?很可能你患上這5種疾病
發稿人:騰訊健康時間:2019年08月20日
哪怕只是初夏,如果為趕公交車多跑了兩步,許多人立馬就能感受汗水如小溪樣在背部流淌,更別提那總也離不開的汗臭味。可是最近聽說有人因為出汗過多猝死,這讓人們開始疑惑起來,愛出汗對身體到底是有利呢還是有害呢?
實際上適量地出汗是人體維持健康的一種方式。汗液蒸發會帶走大量的熱量,當外界溫度高于人體體溫時,出汗成為維持正常體溫的唯一方式。
可是,汗從哪里來?
汗從汗腺來。人體約有300萬個汗腺。這些形似一團團卷曲的管子的汗腺,分布在真皮以及皮下組織中。它們分泌汗液并通過導管把汗液排到皮膚表面。汗腺是否活躍要看交感神經是否興奮。而交感神經是自主神經,也就是說它是不受人的意識控制的。
出汗過多也是病
1、甲狀腺功能亢進癥
患有甲亢的病人新陳代謝加快,容易出現怕熱多汗,或者伴有身體消瘦、心率增快、心慌心悸、精神緊張、難入睡、眼球突出等癥狀。
對策:一旦出現這些癥狀應到醫院就診,抽血檢查甲狀腺功能,以排除甲亢;如患有甲亢,可在內分泌專科進行治療。
2、中暑
現在夏天快到了,如果在烈日高溫下出現大量出汗,伴有乏力、發熱、頭暈目眩、惡心嘔吐等癥狀,應首先考慮中暑的可能。
對策:一旦出現上述癥狀,應立即轉到陰涼的地方,通風透氣,補充淡鹽水或葡萄糖,如果癥狀還不能得到緩解,應送醫院進一步就診;為預防中暑,天熱時應避開高溫時段外出,做好防曬工作,注意及時補充水分。
3、低血糖
如果長時間劇烈運動,空腹時間太長,或者有些糖尿病病人過量服用降糖藥物,就可能會出現低血糖現象。其主要表現為大汗淋漓、以頸后部及發際線部位為主,皮膚濕冷,可同時伴有心跳加快、顫抖、惡心、眩暈、乏力、視力模糊等癥狀。
對策:若懷疑是低血糖發作時,可迅速補充糖分,比如糖水、餅干、糖果等;平常應避免饑餓過度或長時間體力勞動,經常發生低血糖的人群,應身邊隨時攜帶糖果、餅干等食品。
4、心臟病
我們在日常生活中,如果遇到一些中老年人,突然發作滿頭大汗、心前區絞痛,或伴有臉色蒼白或灰白、四肢發涼、意識模糊等癥狀,應首先懷疑心絞痛、心肌梗死等心臟病發作。
對策:心臟病發作時有生命危險,應馬上撥打急救電話,尋求醫生幫助,必要時立即搶救。
5、更年期綜合癥
女性在49歲前后是絕經的年齡,容易出現更年期的癥狀,可表現為潮熱、出汗,或伴有月經不規律或停經、情緒躁動、失眠、壓抑等現象。
對策:更年期婦女應調節好情緒、不生悶氣、保持良好心態、多參加戶外運動、有規律地生活作息,必要時可服用中藥調理,以減輕更年期的癥狀。
如果沒有以上疾病,下面的生活小技巧,也許能夠幫助大家減少出汗。
預防“多汗”的小妙招
1.保持心情開朗、放松心情、避免情緒過度緊張;
2.盡量避免太過激烈運動;
3.保持環境舒適、避免溫度太高;
4.注意皮膚清潔、常換洗衣被、避免細菌滋生;
5.避免辛辣飲食,少煙酒刺激